大学开学一个多月,不少高校已陆续公布“新生弃学名单”。这意味着,今年又有不少学校被学生“放了鸽子”。
弃学名单中,扬州大学68名,沈阳建筑大学522人、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498人、安徽财贸职业学院312人、安徽职业技术大学265人集体放弃入学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沈阳建筑大学今年共录取约4000名新生,放弃入学比例超过13%。“录而不读”的人数之多,比例之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弃学、退学人数居高不下,根源在于填报志愿不谨慎
全国高校录取中,除了放弃入学的,也有不少在短暂入学后申请退学。网上的大学退学吧,数十万帖子,每天都有更新。在这里出现最多的词语就是“求助”“迷茫”,有的是想向过来人求助,有的是分享自己的退学经历,还有的处于犹豫状态,不知道该向前还是向后。
根据麦可思的统计数据,每年都有近50万大学生主动退学,其中很大一部分选择退学后回家复读。
向阳生涯认为,大学未报到率、退学率居高不下,是因为考生对专业不适应、不喜欢,根源是填报志愿时不科学、不谨慎。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有个固定的思维,仿佛大学就是一个终点,考进大学就万事大吉,对专业、职业的认知则相对浅薄。
在长时间的学习“浸泡”下,孩子只知道自己必须学习,但不知道自己为何学,将来学什么。
大家都不懂、都不重视,于是用99%的精力迎战高考,只将1%的草率留给志愿填报。
结果是选了不喜欢的专业,只能“录而不读”弃学复读,要么是勉强进入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就算读了也可能厌学,就算毕业了,也会把迷茫带入职业生涯。
特别在新高考改革后,这样的情况变得愈加明显。
新高考制度本身没有错,以“3+1+2”模式为例,为考生规划12条升学赛道,但它产生了两个副作用:
第一,新高考的志愿填报规则,变得更加复杂,包括学科组合、科目限制、专业组、调剂等等,很多家长考生还未习惯。
第二,新高考的职业导向性很强,相当于一次“职业预分流”,学生要从高一选科开始,就大致明确职业定位,从而再确定专业,再选定院校。
所以,在孩子的初中阶段,就要尽量确定其职业倾向,这要求家长必须懂得职业规划。
而多数家长是没有这方面的思维的,造成的结果自然南辕北辙,多走人生弯路。
“录而不读”不仅很不负责任而且成本很高,也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新高考录取模式下,这完全可以在高中阶段通过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科学的高考志愿填报来避免。尤其是专业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一个专业+一个院校构成一条志愿,完全是可以精准选择的。
2、大学专业每年都在调整,传统填报经验正在失效
8月份,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方案》同时提出六大专项行动,其中要求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快速布局一批学科专业点;实施存量学科专业优化行动,对社会需求明显不足、培养质量下滑、办学条件不足的学科专业点进行预警并提出整改要求等。
这意味着,一场席卷全国高校的新一轮“专业大洗牌”即将到来,且这一轮洗牌将更具针对性和力度。
早在5月份,教育部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停招专业点2220个,撤销专业点1428个,撤销、停招专业点数大幅超过增设专业点数,专业调整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
此外,教育部同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已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
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一直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晴雨表”,新一轮“专业大洗牌”,对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上新高考改革后,学生院校选择逻辑已发生巨变,传统的高考志愿填报经验也正失效,很多家长和考生感到迷茫:“我们没有能力预判产业趋势,也不知道孩子的适合什么专业,该怎么办?”
要想得到适合、准确的答案,没有职业规划的知识肯定是非常困难的。家长不能单单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提早布局、提早学习,以职业规划的思想高度,为孩子的志愿把关,从而避免选错专业,浪费宝贵时间。
3、职业规划引领高考志愿规划,中国孩子急需职业规划指导
高考志愿不再是分数匹配游戏,而是人生战略路径规划的起点。因此,高考志愿规划,考虑的不只是当下的志愿填报,更重要的是未来十年甚至一生的职业发展。
向阳生涯深知高考志愿对孩子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填报志愿时,每个学生情况都不一样,要尊重兴趣特长,判断职业倾向,评估学习能力,做好专业选择。专业的选择,不仅要结合考生的职业取向系统,包括性格、兴趣、价值观、使命,价值潜能系统,包括天赋、智能、能力、学业水平,还有职业机会系统,包含家庭、学校、产业、宏观等方面的因素,综合确定考生的职业方向。
然而,大部分孩子和家长并没有清晰的思路,他们不懂职业规划,也没有提前做好职业探索,很难找到适合的职业定位,于是孩子选了不适合、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但不报到、或大二转专业、退学重新高考、考研重新换专业....因为高考志愿选错了专业,不得不重新开始,耽误几年的学习生涯,多走弯路,还要背负再次选择错误的风险。
在新高考改革下,选择科目=选择专业=选择职业,这是以终为始、环环相扣的决策链条。
向阳生涯的【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提到:“15岁至24岁是人生中重要的探索阶段,在这个时期,要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专业和工作的选择”。
因此,不管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对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知,在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和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学员中,不光有未雨绸缪的学生家长,还有来自高校、高中、中职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师、辅导员、招生人员、就业服务人员等等。
(生涯规划师课程内容)
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适用人群多,应用场景广:
☑成为高考志愿规划师,跻身百亿市场,冲击百万年薪
☑为子女未来保驾护航,包括高一选科、高考志愿、毕业求职等等
☑帮助学校提升招生率、升学率、就业率
(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适合人群与收获)
【特别提示】
本篇新闻报道【多地高校被新生“放鸽子”,录而不读现象频发:职业规划缺失,多走弯路太可惜!】内容转自向阳生涯公众号(公众号名称:向阳生涯职业规划)文章,阅读原文可微信搜索关注,想要了解更多职业规划知识与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相关内容,请前往向阳生涯网站首页!
本期咨询案例| 李女士
个人职业困惑描述 :1、行业大环境不好,该转型还是改行?2、在当前公司个人发展进入瓶颈期——收入提升难,晋升空间小3、需要明确个人职业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了解案例详情]
指导顾问:陆金美
上海市就业服务指导专家、9年职业规划咨询经验-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中心负责人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