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报道

2025高考招录风向突变,背后信号极不寻常,志愿选择的底层逻辑正在被改写

向阳生涯 | 阅读17013 | 发布日期:2025-09-02

2025高考招录风向突变,背后信号极不寻常,志愿选择的底层逻辑正在被改写

2025年高考录取季,出现了一些极为不寻常的现象:

首先是北京大学史无前例地启动4次征集志愿补录,往年一次投档就能满额的北大,今年却“跌落神坛”!

再是民办本科招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戏剧反差:一边普通民办本科形势严峻,多次出现连续补录仍未满额的尴尬,如山西省本科批次连续进行13批志愿征集,广西则第四次征集志愿时明确规定不受分数限制;另一边是新型的高水平民办高校狂澜高分生源,如福耀科技大学在河南创下683的录取最高分,西湖大学在江苏的中位分突破660分。

这些高招风向“怪象”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

向阳生涯创始人、《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洪向阳,近期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了对这些现象的看法。

2025高考招录风向突变,背后信号极不寻常,志愿选择的底层逻辑正在被改写

1、高中生们职业规划意识觉醒,新高考正潜移默化重塑认知

作为中国职业规划的领军人物,洪向阳认为:

新高考改革走过11个年头,今年已有29个省份完成落地,这场持续的教育变革,正在潜移默化地重塑着新一代年轻人的认知,高中生们的职业规划意识正在集体觉醒。

新高考摒弃传统理科考“物化生”、文科考“史地政”的限制,采用了3+3模式和3+1+2摸式,以多数地区施行的3+1+2模式为例,即3门必修科目(语文、数学、英语),1门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以及2门再选科目(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择)。

打破传统的文科和理科界限,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来选择课程组合,实现个性化发展。

学生报考更多元化,比如由侧重“学校”向“学校+专业”转变,考生志愿与录取更加精准地匹配,更多学生“录其所愿”。

3+1+2的选科组合

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在选科前甚至更早就要为自己制定职业规划。所以,可以说新高考改革的本质是升学模式的改革,更是职业生涯教育的改革。考生需要打通从选科到高考志愿再到职场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脉络。

科目、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学生们不仅要在选科时就考虑自己的喜好和天赋,还要思考这些选择对未来职业的影响。他们必须在高中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做打算,而不是等到大学毕业后才开始迷茫——新高考的职业导向性很强,相当于一次“职业预分流”。

这种改革引发的职业规划觉醒,让他们不再把高考视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的终点,而是将其看作“职业发展起点”的关键选择。

因此,北大冷门专业四次补录无人问津,并非学生“不识货”,而是他们算清了一笔更长远的账:专业的“含金量”,不在于学校的牌子,而在于能否与自己的职业目标匹配。他们不再为“名校虚名”买单,而是为“职业未来”投资和积累。

高中生人生分流图

(高中生人生分流图)

2、从“冲学校”到“保专业”,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彻底转向

2025年高招的另一大显著变化,是志愿填报策略的彻底转向。在传统的志愿填报模式下,“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逻辑中,“冲学校”是很多考生的首要目标,大家会尽可能选择高分学校,专业选择往往可以妥协。而现在,“保专业”成为核心策略,学校层次可以适当让步。

比如前段时间,江西一中学3名高分学生未报“清北”,被老师怒斥其“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老师认为这是“教育的失败”,愤而解散微信群,引发广泛议论。事件发酵后,该老师所在学校紧急发布了情况说明。

越来越多的考生们更加务实,不再学历崇拜,传统的“学校优先”思维正在被“专业导向”的新策略所取代。

这种被称为“反向志愿填报”的策略,强调从专业兴趣出发反向选择院校,而非盲目追求名校光环。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和家长观念的理性化,也对高等教育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5年高考录取中,民办本科高校的录取情况呈现出了非常严重的两极分化。普通民办本科多省多次征集都无法满足缺额计划,比如广东湛江科技学院,在广东省进行了三轮征集后,物理类还有近3000个缺额;最极端的是山西省,开启专科批次的录取工作后,本科批次持续进行征集志愿,并且还进行了破天荒的第13批补录。

广西则更是最后征集志愿时“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线限制”,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

大量的考生连本科都不保了,转头选择更符合自身职业规划的职校,另外,艺术生报考人数的锐减,也印证了这种务实转向。考生不再把“艺考”当作“上名校的捷径”,而是真正基于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选择。

而那些实力强、注重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就业前景好的新型民办本科,录取分数反而一路飙升,甚至直逼老牌985,与反复征集志愿的普通民办高校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比如重庆考生万鑫宇今年考出了677分的好成绩,正在北京大学参加强基计划面试的他后来将第一志愿改为新型的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西湖大学的氛围很吸引我,也更适合我,我想以后在那里搞科研,研究半导体。”

浙江女生贺显贻高考604分,超过浙江省特招线12分、普通类一段线114分,明明能上重点本科的她,却偏偏选了高职院校——武昌职业学院的定向培养军士,面对外界“浪费分数”的质疑,她很淡定:“与其为了名校选不喜欢的专业,倒不如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院校和专业,毕竟这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路径的第一次重要规划。他们的选择是由考名校优先,转化为职业规划优先。顶尖高校光环不再,院校选择逻辑已发生巨变,传统填报经验也正失效。以职业规划引领高考志愿规划和学业发展,正越来越成为新高考地区学校和家长的共识。

火箭模型

3、自媒体狂欢下“志愿陷阱”,信息洪流之中的决策困境

洪向阳补充道,在这场志愿填报的变革中,自媒体也扮演了复杂的角色。一方面,它们打破了信息壁垒,让考生能更便捷地了解各专业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信口开河”,也正在误导着考生和家长的决策。

打开社交平台,“十大冷门专业避雷”“毕业即失业的五大天坑”等标题党文章随处可见,一些自媒体博主仅凭主观臆断就给专业“贴标签”,这种“流量至上”的行为,加剧了考生对某些专业的误解和恐慌。

实际上,所谓的“冷热门专业”是相对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地域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优化专业设置。加快布局急需紧缺专业。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分类推动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

这意味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往往考虑了国家的整体需求和长远发展,一些看似“冷门”的专业,可能在未来有着巨大的潜力。然而,在自媒体的片面解读下,这些专业被贴上了“毕业即失业”的标签,导致考生望而却步。

洪向阳在采访中强调:“考生和家长必须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能被自媒体的情绪带偏。了解一个专业,要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个人兴趣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而不是轻信碎片化的信息。”

真正的职业规划,不是跟风“避坑”,而是判断“趋势”与“适配”。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模型

4、志愿填报遇新局,规划能力是关键;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势在必行

高招风向的剧变,也对高中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当考生开始主动思考“我适合什么专业”、“未来想从事什么职业”时,要想得到适合、准确的答案,光凭考生自己肯定是非常困难的。

洪向阳也指出了这个社会问题:“一个涵盖不同层次的多元服务体系,必须尽快搭建起来。”

洪向阳认为,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在学校层面,应该承担更多责任,配备生涯教师及教材。

高考志愿规划师业务模型与逻辑图

目前,通过职业规划师资力量培训+配套教材的【向阳生涯经验】,已在广东、浙江、江苏、湖北、河北等省成功推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此外,家长也可以通过学习职业规划、高考志愿规划,形成家庭的自助,为孩子保驾护航。

高考志愿选择,已升级为一场“信息战+认知战+资源战”,而这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是否拥有职业规划视角下的志愿填报能力。因此,学习职业规划和高考志愿规划知识,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

新高考政策每年都在调整,行业趋势瞬息万变。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和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课程拒绝“纸上谈兵”,通过模拟咨询、案例研讨、实战演练三大环节,让学员在“做中学”,始终保持着“迭代升级”的节奏,并提供终身复训课程,确保学员可随时回炉更新知识体系——这种“持续成长”的理念,成为CCP和UAPM课程难以被复制的“护城河”。

大家都认为,新高考改革不光关系学生的命运前途,也对家长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职业规划理念,以职业规划为最高纲领,是最直接的应对之道。

——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

生涯规划师课程内容

(生涯规划师课程内容)

因此,不管家长还是校方,都要对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知,在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和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学员中,不光有未雨绸缪的学生家长,还有来自高校、高中、中职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师、辅导员、招生人员、就业服务人员等等。

期待更多优秀的伙伴,与我们一起把握新机会,共同推进生涯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

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适合人群与收获

(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适合人群与收获)

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UAPM高考志愿规划师,适用人群多,应用场景广:

☑成为高考志愿规划师,跻身百亿市场,冲击百万年薪

☑为子女未来保驾护航,包括高一选科、高考志愿、毕业求职等等

☑帮助学校提升招生率、升学率、就业率

【特别提示】

本篇新闻报道【2025高考招录风向突变,背后信号极不寻常,志愿选择的底层逻辑正在被改写】内容转自向阳生涯公众号(公众号名称:向阳生涯职业规划文章,阅读原文可微信搜索关注,想要了解更多职业规划知识与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相关内容,请前往向阳生涯网站首页

本期咨询案例| 李女士

年龄30+硕士9年工龄教育培训行业营销总监
职业测评结果:INFJ咨询师/劝告者(内向、直觉、情感、判断型) MBTI职业性格测试入口>>

个人职业困惑描述 :1、行业大环境不好,该转型还是改行?2、在当前公司个人发展进入瓶颈期——收入提升难,晋升空间小3、需要明确个人职业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了解案例详情]


陆金美

指导顾问:陆金美

上海市就业服务指导专家、9年职业规划咨询经验-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中心负责人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

description
微信扫描右
侧二维码
description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向阳生涯,专注职业规划实战落地24年

查看更多

热门测评查看更多

图片描述 MBTI职业性格测试完整版
图片描述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完整版测试
图片描述 DISC性格测评
图片描述 职业锚测评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