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孟羽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时隔两年收到前老板的微信,像是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心中是莫名的酸楚和感谢”。
她还一并附上与董明珠的聊天记录,内容显示,董明珠回复孟羽童“好好干”“我带你去吃饭”。在评论区,“格力电器”官方账号也留言表示:“欢迎回家吃饭”。
两人将合体直播的消息随后被传出。今日,格力电器确认消息并发布宣传海报,“5月23日晚间,董明珠与孟羽童将共同直播。”据了解,董明珠与孟羽童“破冰”,或与孟羽童此前在社交媒体上主动示好有关。
5月初,有网友在孟羽童的社交账号底下留言称:“都已经互撕了,我感觉你不写某董事长秘书比较好,首先,大家都认识你,你不写大家也知道你之前的履历,你写了反而让人感觉你在自降身份。”
对此,孟羽童回应称:“前司和前老板一直我人生里闪亮的旅程和重要的贵人,根本不存在‘互撕’这种很极端的夸张说法哇!我也一直都是保持感恩和敬畏之心,谢谢你!”
1、昔日董孟闹剧成过眼云烟,即将合体直播造双赢局面
董明珠和孟羽童之间的恩怨纠葛,大家之前应该多多少少有所耳闻。两人缘起于2021年7月,董明珠当时在综艺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上“相中”孟羽童。当年9月,孟羽童入职格力电器,成为董明珠秘书。
很多人认识孟羽童,的确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在这之后,董明珠到哪儿都会带着孟羽童,还专门开设“明珠羽童精选”直播间,力捧孟羽童为接班人。
然而2023年4月,孟羽童先是转岗去做市场营销,1个月后又突然离职,具体原因双方也没有明说。
但孟羽童与格力“分手”的官宣看起来不太愉快:先是格力忽然将孟羽童的直播视频全部删除,直播间名字、合照头像也纷纷更改;同时,孟羽童在个人微博慨叹道:“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并表示人生下一阶段将“继续读书,然后申请研究生”。
(图源:孟羽童个人微博)
后来据媒体报道,孟羽童不是离职,而是因违反公司纪律被“开除”。格力市场部员工透露,孟羽童在公司期间“经常旷工参加商务活动,接私活”,在公司与其谈话后仍进行相关活动,未有改进。
本以为两人会就此相忘于江湖,可到了年底新员工入职,董明珠却公开diss孟羽童忘恩负义,当董秘不会写文书,只是借格力跳板想当网红。
“我们不能容忍这样的人在格力,所以把她开除了。”“只想着挣更多钱,跟行尸走肉没差别…”
而孟羽童则表示,“自己正在备考,不方便回应一些事情。”自格力离职后,孟羽童转战自媒体,她的社交平台关注数早已突破百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她的自我定位从“前500强董事长秘书”转为“事业养成系大女主”,以“年纪轻轻就扭转舆论、掌握人生主动权”的姿态吸引年轻人关注。
时隔两年,孟羽童主动称“贵人”,董明珠“我带你去吃饭”,意味着两人正式“破冰”。对孟羽童来说,“感恩之情”或可以加持她网红身份的正能量人设打造,对董明珠,格力电器目前营收承受巨大压力,她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也算得上是双赢局面。
(向阳生涯1对1职业规划咨询服务)
2、培养接班人到分道扬镳,董明珠的无效职业规划
回归到职业规划的角度上,董明珠对孟羽童的培养,我们认为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待速成,二是人岗不匹配。
孟羽童22岁刚入职场,董明珠就把目标定为培养“接班人”,非常不利于她的职业发展。孟羽童的职业积累远未达到“接班人”的高度,董明珠的刻意培养,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捧杀”。
董明珠曾表示希望用5年时间,让孟羽童达到“很高的职位”,这明显是揠苗助长,即便是任正非的亲女儿,孟晚舟也用了30年的默默积淀,才成为华为的轮值主席。
接班人不是靠“火箭式培养”的,而是遵循职业发展规律“自然生长”的,要通过其自身的规划与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进入到领导者的视野。而董明珠直接“当接班人培养”,无疑让孟羽童内心膨胀,变得非常短视。
对于孟羽童的定位,董明珠直接制定为“接班人”,这不光违背了职场规律,也不符合职业规划理念,属于明显的人岗不匹配。
董明珠确实为她规划了发展道路,但都是主观臆断、一厢情愿,既没有盘点商业价值,也没有顾及孟羽童的个人意愿,这种“家长权威式”的刻意安排,也为孟羽童的“叛逆”埋下了伏笔。
2021年7月,董明珠选中孟羽童让她做自己的秘书;11月,董明珠让孟羽童尝试带货直播,“为了让她了解市场”,而且用的是孟羽童的个人时间。对于董明珠的安排,孟羽童自称“直播并不是最喜欢的岗位”,但她又补充道“看到销售额增长,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此外,孟羽童曾连续工作21小时,这21小时里,有多少是正常工作内容?多少是个人时间的额外直播?有多少是为了自己的私活?
正是这种暴露在外界的“网红化培养”,以及卖货直播的金额刺激,让孟羽童动了“用组织资源给自己变现”的歪念,并付诸实践。2023年4月,孟羽童转型为市场营销,自称“这是我最开始就感兴趣的领域,也是自己职业规划的方向。”但耗到这时候,她的心思已经不在格力了,一个月后便草草离职。
对孟羽童的正确培养方法,所以合理的做法,应该先判断孟羽童的职业倾向,确定适合的、长期的职业定位,逐年设定职业目标,并在组织体系内,设定发展路线。孟羽童不见得能接受这么做,但董明珠应当这么安排。
03、孟羽童的自我身份认同陷入混乱,网红还是职场人职业规划不清晰
孟羽童自身的职业规划,我们认为问题也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短视的快钱诱惑;二是职业发展主线不清晰。
孟羽童原本的职业定位,应该就是成为网红,并在网红这个“粗定位”下,她瞄准了“天才少女”这个“细定位”,因为她是保送进浙江大学的,符合才女的形象。
为了达成这个定位,孟羽童多次参加综艺,如《一站到底》、《神奇的汉字》,包括《初入职场的我们》。从她选择的综艺类型来看,她避开单纯的偶像唱跳,选择有一定知识才艺门槛的,显然是有意识去规划的。
终于在2021年7月,在职场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中,孟羽童被董明珠选中成功入职格力。从网红的身份角度看,“被董明珠选为接班人”,确实也有利于自身品牌打造,但问题是,既然入职了格力,身份就是职场人了,这与网红的身份天然不匹配。
于是,孟羽童陷入自我职业身份的矛盾,陷入了个人意愿与组织规划之间的博弈,并犯下职场大忌——利用企业平台谋利。
孟羽童是职场新人,且自我职业定位混乱,成为网红的强烈意愿,与职场人身份发生严重冲突。在行为上,利用格力平台为自己的个人IP引流,触犯了职场禁忌,因此在格力她是无法生存的。网络有传闻说,孟羽童利用格力赚取的外快,一年半就达到400万。
也正是董明珠的不合理任命,把诱惑明放在孟羽童面前,才让孟羽童跳入“今天多挣点钱”的坑。
2023年5月离开格力后,孟羽童表示人生下一阶段将“继续读书,然后申请研究生”。2024年9月,她又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视频,表示在筹备自己的新公司。近日,孟羽童其公开平台的评论中又表示明年将去留学。
公开资料显示,孟羽童出生于1999年,如果明年出国留学,等留学归国也快30岁了,不管她当前婚否,从职业规划甚至是包括生活规划的角度看,都是不明智的。结合她先前的情况看,其职业规划是短视的,且定位不清晰、发展主线模糊。
根据我们的【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25~28岁期间,必须要确定职业定位了,否则拖到30岁之后,就会非常被动。所以,无论选择留学还是进入职场,只要年龄越往后拖,试错空间越小,职业积累越少,犯错成本越高。
4、无论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学习职业规划
很多时候,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矛盾,源于双方都缺乏职业规划思维。
个人角度,不懂职业规划,没有定位、没有目标、没有认同,于是在岗位上浑浑噩噩。组织角度,不懂职业规划,选用育留一厢情愿、全凭感觉,招的人都不对,对的人留不住,造成企业成本不断流失。
☞我们建议,所有的职场个体,所有的组织企业,都值得学习职业规划,让人生发光发热,让组织基业长青。
——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
从个人层面,做好职业规划>确定职业定位>设定职业目标>积累商业价值>抓住职业机会>实现发展晋升
对组织而言,将职业规划上升为“国策”,用职业规划指导选用育留,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关键引擎。
当然,职业规划的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学习的。
如何学习职业规划?90%的从业者会告诉你同一个答案:向阳生涯!
(生涯规划师课程内容)
学习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CCDM高级职业规划师,可实现以下突破:
☑对于人力资源、猎头,能直接提高业务能力,掌握晋升密码
☑对于普通职场人,了解升职加薪的底层逻辑
☑成为职业规划师、高考志愿规划师,冲击5万咨询客单
(ccdm高级职业规划师报名条件)
【特别提示】
本篇新闻报道【分道扬镳两年后,孟羽童称董明珠为贵人,二人冰释前嫌:恩怨背后,难逃职业规划的定律】内容转自向阳生涯公众号(公众号名称:向阳生涯职业规划)文章,阅读原文可微信搜索关注,想要了解更多职业规划知识与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相关内容,请前往向阳生涯网站首页!
本期咨询案例| 李女士
个人职业困惑描述 :1、行业大环境不好,该转型还是改行?2、在当前公司个人发展进入瓶颈期——收入提升难,晋升空间小3、需要明确个人职业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了解案例详情]
指导顾问:陆金美
上海市就业服务指导专家、9年职业规划咨询经验-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中心负责人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