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是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系统规划等理论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职业选择相关理论
1、特质因素理论:又称人职匹配论,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提出。主要内容包括:清楚地了解自己自我,即了解自己的气质、能力、兴趣、志向、界限,以及自我存在的一切根据;了解关于职业上的成功、利弊、报酬等的必要资格与机会,以及对各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条件的预测;关于以上两个事实的合理推断。
2、人格与环境类型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家霍兰德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核心内容包括四个概念:1)人格分为6大类型:现实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传统型(C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2)职业环境也和人格一样,能区分6种类型:现实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传统型(C型);3)一般来说,人总是寻求能发挥自己的知识、能力、技术以及能展示自身态度与价值,并与自己相适应的职业环境:4)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人格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职业发展相关理论
1、金斯伯格的发展理论:主要观点是:1)职业上的发展贯穿人的整个生涯;2)职业选择不是单一决定,而是各种连锁决策的结果;3)职业生活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每个阶段有自身不同的发展课题;4)人具有不同的职业发展模式。
2、舒伯的生涯彩虹图
(1) 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
(2) 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
每一个人的生涯彩虹图都是不同,从彩虹图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生涯规划。
职业规划相关理论
1、斯温的三角模式理论
2、哈生的生涯规划理论:完整的生涯规划就包括职业、生活、休闲和爱的综合规划。
3、施恩的职业锚理论:提出8种职业锚,即: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安全感型职业锚(稳定型职业锚)、自主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纯挑战型职业锚、生活型职业锚。
四、职业适应相关理论
非心理学主要是站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立场。以下为心理学立场:
1、心理(人格)特质论:日本学者松下等人认为,个人所持人的心理学上的特质,如果与职业和工作条件一致的话,那么可以说个人是进入了职业上的适应阶段。
2、罗伊的养育关系理论:人早期的养育环境,对成人以后的职业志向与职业领域选择有明显的区分现象。
3、鲍丁的心理动力论:人出生以后到6岁这个阶段,决定着今后人格的构成与职业行为的模式。
本期咨询案例| 李女士
个人职业困惑描述 :1、行业大环境不好,该转型还是改行?2、在当前公司个人发展进入瓶颈期——收入提升难,晋升空间小3、需要明确个人职业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了解案例详情]
指导顾问:陆金美
上海市就业服务指导专家、9年职业规划咨询经验-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中心负责人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