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就能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了。
1/3大学生对未来茫然
日前,上海各大学引进一套“职业规划测评体系(MBTI)”,让学生能提前了解自己的职业潜能所在,提前做准备。而这些举措目前在复旦大学等一批名校也已逐步流行开来。
海事大学黄益方告诉记者,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片茫然。按照他的统计,在校大学生中,有1/3对未来很盲目;1/3有理想但无准备,只有1/3的学生既有明确职业目的,又有充足的准备性学习。“很多学生在学校是被动学习,甚至不知所措。”
该校大一学生王敏对身边同学职业规划的估计是,“最多有一半的同学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规划,能做到提前储备知识和针对性能力培养的就更少了。”
职业规划不再“背水一战”
王敏刚刚为自己做了职业规划测评。职业规划测评报告给出了王敏的优势,并建议他未来在“网络编辑”、“后勤管理”、“图书管理”等近20个职业中发展。王敏对该报告的评价是:“真的很准。报告建议的职业很多正是我自己的兴趣所在,很多细节上的建议更有价值。”
他感觉这个测评“个性的特征暴露无遗。”虽然以前父母也多次提醒他,应该注意自己固执的个性,不要习惯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但是他“从来没有意识这会跟职业有多大的冲突。”测评后一分长达18页的测评报告再次点醒了他。“现在我开始要求自己全面地考虑问题,注意尝试一些全新的东西,正在学习包容其他人的反对意见,冷静处理与人的交往。”
80%准确率只作参考
复旦大学学就业指导中心金老师告诉记者,网络测评体系只有187道心理测试题,只是对学生心理和性格的测评,只能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起参考作用,最终对职业的选择还得依据现实和个人爱好而定。
职业规划师指出,虽然这套测评准确率只在80%左右,但不能作为职场选职的标准,不能解决人的问题,只供数据参考。
本期咨询案例| 李女士
个人职业困惑描述 :1、行业大环境不好,该转型还是改行?2、在当前公司个人发展进入瓶颈期——收入提升难,晋升空间小3、需要明确个人职业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了解案例详情]
指导顾问:陆金美
上海市就业服务指导专家、9年职业规划咨询经验-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中心负责人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