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规划文章 > 职业规划知识

职业规划师浅析如何看待“35岁现象”?

向阳生涯 | 阅读1251 | 发布日期:2023-09-19

一些单位招考,35周岁以下是硬性门槛;在企业就职,“35岁+”遭遇职业天花板;打开互联网,类似“35岁之前是人力资源,35岁之后就成了人力成本”的戏谑之语不时出现。谈到“35岁门槛”,不少人有话说,社交平台上“如何看待就业35岁门槛”的话题阅读量超4亿,可见一斑。“35岁焦虑”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



“35岁现象”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而是由一系列与35岁有关问题组成的复杂社会现象。现在人们关注的多是“35岁危机”,但若将“35岁现象”简单地理解为“35岁危机”,则无疑是片面的,甚至是曲解的,难以科学地展示“35岁现象”的全貌以及诠释其实质。

环顾招聘信息,尤其是企业对于新进基层员工的招聘,大多以35岁为上限。面对如此要求,35岁以上的求职者只能望洋兴叹。曾有学者对上海和成都的招聘广告(30万份)进行调查,发现上海8成以上的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而在成都该比例也接近7成。全国各地公务员考录年龄的上限一般也是35周岁,只有黑龙江等少数省份将年龄上限放宽到了40周岁。可以说,35岁已经成为人们择业时难以逾越的年龄坎。

在职场中,部分人到了35岁仍没有获得很好的成绩,依然位于低端岗位。这些人知识老化、生理机能衰退、家庭压力倍增,体力、精力以及效率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事实上,一个人进入职场一般都在20岁左右。而在不到40年的职场生涯中,35岁是引人瞩目的分水岭,一部分人升职升薪成为单位的骨干或者核心员工,另一部分人却是上不去也下不来。对于升职和跳槽都基本无望的员工来说,35岁是难以逾越的危机时刻。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到了35岁都面临危机。35岁也可能意味着成功和机遇。

总之,“35岁现象”不仅有“35岁危机”一面,还有“35岁成功”一面,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互补的共同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找到克服“35岁危机”的有效方案。

职业规划师说到,职场有竞争,彻底消除焦虑并不现实。我们期待就业环境更加友好,也不能否认,能力与年龄相匹配是市场实实在在的期待,更是个体如何赢得竞争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当前,知识、技能以及各类生产要素加速迭代,对个人的持续学习、更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报班充电的职场人士,到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他们在延伸能力边界、突破职业瓶颈的同时,也在练就快速转身的本领,充盈应对不确定性的底气。面向未来,与其惴惴不安、忧心忡忡,不如化年龄焦虑为能力焦虑、本领恐慌,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在时代潮起潮落中把稳人生之舵。
#职业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师

本期咨询案例| 李女士

年龄30+硕士9年工龄教育培训行业营销总监
职业测评结果:INFJ咨询师/劝告者(内向、直觉、情感、判断型) MBTI职业性格测试入口>>

个人职业困惑描述 :1、行业大环境不好,该转型还是改行?2、在当前公司个人发展进入瓶颈期——收入提升难,晋升空间小3、需要明确个人职业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了解案例详情]


陆金美

指导顾问:陆金美

上海市就业服务指导专家、9年职业规划咨询经验-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中心负责人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获取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

微信官方订阅号: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

description
微信扫描右
侧二维码
description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shengyaguihua1

关注我们,共同点亮职业生涯

向阳生涯,专注职业规划实战落地23年

查看更多

热门测评查看更多

图片描述 MBTI职业性格测试完整版
图片描述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完整版测试
图片描述 DISC性格测评
图片描述 职业锚测评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